安徽黟縣:巧打“民俗牌” 唱出文旅融合“好聲音”
時間:2023-02-24 來源:黟縣融媒體中心
2023年初,安徽省黃山市黟縣西遞鎮亮出“民俗牌”,旅游復蘇態勢強勁,旅游接待人次大幅回升。從打食桃、寫春聯、剪窗花到五星送福、非遺徽劇、河燈祈福,西遞景區民俗游持續走熱,魅力“中國風”成為假期潮流。

增強“軟實力”,傳統民俗揚文化。西遞鎮始終秉持“在保護中發展,在發展中保護”理念,多措并舉,統籌建設,充分挖掘整合文旅資源稟賦,推進非遺剪紙、非遺徽劇和寫春聯等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。積極探索“旅游+傳統民俗”融合發展,深入挖掘“拋繡球”“徽州祠祭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“文化寶庫”,編制楹聯文化等9類非遺研學課程。結合打食桃等非遺元素推出“非遺過大年”民俗旅游活動,發揮傳統民俗助力旅游產業的催化劑作用,推動旅游業態升級。西遞鎮現擁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項,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項。2022年西遞景區入選“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”。
筑牢“硬支撐”,鄉風文明展風采。為充實旅游資源,將公共文化服務與全域旅游相融合,西遞鎮積極整合資源,加強文化陣地建設,構建公共服務體系。目前,西遞鎮設有1所“五室”功能齊全的綜合文化站,按照“七有”標準完成建設的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6所。同時,以村文化服務中心、文化廣場為主陣地,持續開展送戲下鄉、送圖書下鄉、送電影下鄉等活動,大力宣傳黨的惠民政策,傳遞鄉村振興好聲音。此外,西遞村設有2支站辦業余文藝隊伍,系列文藝培訓活動送到村民家門口,著力打造“鄉村春晚”等品牌文化活動,促進了地方特色文化的傳承傳播。
激活“新引擎”,產業賦能促發展。西遞鎮堅持產業融合發展,發揮好文化創意的增值功能,立足文化資源優勢,加大文旅產業“雙招雙引”力度,引入社會資本,優化營商環境,先后落地泊心云舍、西遞驛、自在花開等新興文旅項目。堅持升級旅游業態,打造大型沉浸式夜游光影秀《夢禮徽州·西遞傳奇》,開發以胡文光刺史牌樓為原型設計的非遺文創雪糕,鼓勵民宿業主將本地農產品“黟縣五黑”擺上餐桌,以滿足游客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,促進旅游經濟增長。旅游+農業,西遞村完成百畝油菜種植,打造油菜花海,西遞油菜花連續多年獲評“華東十大油菜花觀賞勝地”。旅游+傳統文化,打造“千古黟技,匠人圣地”百匠堂,包含“非遺傳承體驗區”“農耕文化體驗區”和“徽食文化街區”三大板塊,成為西遞獨特的文化名片。旅游+研學開發,成立了研學旅游大師工作室,自主開發設計古村落游學、非遺項目體驗、農耕文化體驗、徽州大講堂、徽州民俗體驗等5大類別研學旅游產品,深受游客喜愛。
近年來,西遞鎮以“宜融則融、能融盡融”原則,實現“非遺+研學”“非遺+演藝”“非遺+文創”等多種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模式,以文塑旅,以旅彰文,文旅融合不斷釋放新動能。

- 敬請關注“安徽特色小鎮網”微信公眾號

- 版權與免責聲明:
- ①安徽新媒體集團旗下所有媒體稿件和圖片,未經允許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,如中安在線、中國新徽商網等。
- ②本網注明的轉載稿件目的在于為網友傳遞更多信息,此類稿件并不代表本網觀點。轉載的稿件或圖片若涉及您的版權等問題,請盡快與本網聯系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妥善處理,本網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
- 安徽新媒體集團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
-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:皖B2-2008002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:1208228 2009-2010年度全省廣告發布誠信單位